这里是一片洁白色的空间。
脚底下是氤氲菡萏的雾茫茫。
“你来这里做什么?”
忽的,在云气旋转之中,一只堆满了书籍的桌子,出现在方栓不远处。在书桌后面,一位意兴阑珊的中年人,两鬓微白,他一只眼睛睁得很开、一只眼睛只能眯着,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客人。
中年人缩在小圆框银丝眼镜后面,身着灰白色的长袍,细细打量着闯入到这片空间的侦探。
“谁带你进来的?”
“谁?”
方栓左右四周看了看,目光又回到自己的身上。
他此时的穿着打扮尤其复古,身形极高极瘦,支棱着一件浅褐色的风衣。里襟是黑色的V领针织毛衣,更里面是一件小领子白衬衫,歪歪斜斜挂了只赭红色的蚕丝领带。
下身是笔挺的西装,脚底下是一双质地优良、散发着暖色光芒、上面一个小洞一个小洞戳出来透气的花纹装饰,是一双脚感挺不错的布洛克手工皮靴。
方栓看向那位中年人,感到有些好笑:
“我不能进来吗?我看你好像有些面熟。”
“能,当然能。只是进来以后,想要出去就会存在代价。”
中年人的一只脚从书桌底下伸出来。那只脚干枯而消瘦,一只铁链挂在脚踝,另一端锁在书桌脚底。
他比划了一下手中的金丝钢笔:
“…面熟,当然面熟了。我们又见面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作家,最喜欢的事情是收集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故事,最喜欢的工作是写作,最喜欢的美食是颜如玉。”
“你…”
“不必惊讶。你不是早已经知道了吗?
《阿尔法计划》实际上有四个目的,第一个目的知晓人群是普通大众、第二个目的知晓人群是达尔文家族、第三个目的知晓者是委员会成员、第四个目的知晓者,只有我们。”
作家的咬词在说到“我们”时,略微加重了一些。
“你瞒过了所有人,实际上是想要捣鼓出另外一条成神的道路。
关于神的定义,是全知全能。
关于神的证明,是作家幻想一个写作站在顶峰的家伙,将这项能力赋予神灵;是侦探幻想一个推理能力站在顶峰的家伙,将这项能力赋予神灵;是原画师幻想一个绘画能力…
总之,假使当一个人在人类已知的所有领域,都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时,那么称呼这个人为「神」也并无不可。毕竟证明神存在的思路,就是这个人成长的一生。”
“所以…”
“所以第四个目的就出现了。现代医学早已证实,在大脑叠层之中存在一些海绵神经,分别侧重不同情绪对应的人格。人类的突然性亢奋或者低落,都和这些海绵神经有关。
我们的第四个目的,是在海绵神经内培养出不同的人格,让我们擅长不同的能力。到最后相互吞噬,保留一个主人格得到所有人格的能力,那就是成为神的一条道路。”
“…”
作家摆弄了一下自己的脚镣:
“你看,我失败了,成为了你的附属,永远也不能离开这个空间。而现在,我编造故事的能力已经归于了你…有没有感觉到,现在说谎话会特别容易?毕竟,作家最擅长的是拨弄人心。”
方栓摇了摇脑袋,又问道:
“我不明白,既然你是我的附属人格,可为什么会跑到外界去?还是以黑客的身份。”
“《阿尔法计划》的第二目的,让达尔文姐妹的不同人格都可以得到身体,自由活动。
说起来,也正是达尔文姐妹的人格分裂现象,给了你启发,让你开始思考人为控制人格分裂进行得利。我也因此得到机会,获得身体,趁着你失忆的时候在大脑不设防备,逃了出去。
没有人想要把自己变成精神患者?
哈哈,你说谎的本事简直一绝,不愧是吞噬我以后得到的能力!天才和疯子本就一墙之隔,真正的天才,都是最血腥、最疯狂、最不当人,想要做神的疯子!”
“我为什么会失忆?”
“失忆?不,不是失忆,是一次赌博。”
作家摇了摇脑袋,他的话比较多,写作的人都是话痨。
如果不是话痨,那还怎么保持创作热情呢?
作家缓缓道:
“成为神灵,就要得到神性。得到神性,就得抛弃人性。
是你抛弃了我们,保留了推理能力。
你的人格叫做「侦探」,从开始之初始,你已经算计好所有的事情,算计好会通过蛛丝马迹,得知《神性补全计划》的真相,并为此布局。
你将大部分的人性分给我们,自己带走了逻辑能力。逻辑是理智的化身,非常克制感性和人性。你是侦探,侦探没有感情,所以只有你能够实现《神性补全计划》最困难的一步,那就是否认人性、抛弃人性。
所以,失忆只是一场赌博。赌注是人性,奖励是神性。”
方栓点了点脑袋,这部分无非就是拐着弯在骂自己不当人。又道:
“果真不愧是作家,编故事的能力真好。”
“…是啊。”
作家两只眼睛都眯了起来,往椅子背后靠上去,保持一个舒服的姿态,顺带还勉强翘起二郎腿:
“信不信由你,总之我能说的,就是这些。”
方栓道:
“第一:你是如何从海绵神经中逃离的?即便是趁我不备,但终归是有帮手在外界策应吧?目的是什么。”
作家撇撇嘴:
“这种小伎俩就算了吧。侦探,你明知道是宋云江帮助我出去,明知道目的是想要我吞噬掉你,以人性多一点的人格,吞噬神性多一点的人格,保全人类不被委员会毁灭。还问这么多做什么?说的都是废话。”
方栓又道:
“第二:林正清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你会杀了他?”
作家上下晃悠的二郎腿,忽然停顿。
他抬眸,一缕寒光在深蓝色眼眸的深邃地方凝聚,就仿佛是南极洲海底两万里的绚烂、以及窒息:
“这件事情得问你。公元2135年6月9日,清晨8点14分,从你踏入南山南阳孤儿院的保安室开始,见到林正清,到傍晚4点34分结束…
你们吃了整整8小时20分钟的桃林酒。期间,话题除开《学生手册》,还有什么?”
方栓是一个聪明人。
按照聪明人的逻辑,站在方栓当时的立场,明知晓《学生手册》即便拿到手,多半也对《608金沙港滨海坠海案件》一无所助。可是就是这样,方栓还是和林正清喝酒喝了八个小时多点。
期间谈论了什么,那就太过耐人寻味了。
“…”
方栓微微扬起脑袋,他用斜光瞥见作家:
“在世贸大楼的博弈,是我胜了,是你输了。失败者,现在告诉我,其他人格在哪里?”
喜欢侦探已经自杀身亡请大家收藏:(m.24vipshu.net)侦探已经自杀身亡vip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