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没多久后,又发生了一件让蔺相如名声大噪的事情,这就是著名的“渑池相会”。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今河南省渑池县)。
赵王比较怂,不敢去。
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
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
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
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
蔺相如看到赵王受辱,心中愤怒,于是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也为赵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
秦王发怒,不肯敲缶。
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秦王还是不肯敲击瓦缶。
蔺相如说:“如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
秦王身边的侍从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蔺相如回头召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
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
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又大量陈兵边境以防备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司马错是秦国大将出身,自然知道这件事情,所以看到这些被他视为蛮夷的苏族酋长们竟然敢让主公给他们跳舞,立刻就联想到了此事,认为这些人有意羞辱沈墨,所以才会心生怒气。
不过沈墨显然不会这么认为,他在制止了司马错之后,欣然应诺,取过了司马错腰间的宝剑,在场中开始舞剑。
说是舞剑,其实就是演示了一套自己掌握的少林剑法。
剑光凛冽,剑招肃杀,看的众人目瞪口呆,心中凛然。
他们自然看得出来,沈墨这套剑舞并非是单纯的观赏性舞蹈,而是真正能够杀人的高明战技。
众人从此对沈墨更加敬畏了,司马错也明白了沈墨的用意。
主公不仅没有受到羞辱,反而让这些蛮夷们更加心生敬畏,还没有失礼,做到了一举两得。
主公果然就是主公,吾不及也。
司马错心中羞愧的同时,更加钦佩沈墨。
在接下来,沈墨又安排王岚清带着众人参观了新乡城,精美大气的华夏建筑,还有规模宏大的新乡城让众人更是赞叹不已。
在参观完了城池之后,沈墨又带着众人去军营检阅军队。
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众人被数千名帝国军展现出来的威风肃杀深深地震撼了,尤其是火枪兵的齐射、炮兵的齐射以及骑兵营的集体冲锋,给他们造成了极为强烈的心理冲击和震撼,让他们彻底明白了沈墨为什么能三番两次打的让他们手足无措的英国佬这么狼狈了。
之前他们还一直觉得自己苏族的战士是天下最勇敢最出色的战士,但是在看完帝国军的展示之后,他们都沉默了。
这才是天下无双的强军啊。
他们默默地想着,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骄傲。
一些心中原本还有些不服气的人,这下子彻底服气了。
这一系列的节目的用意自然都是为了展示实力,以便在接下来的正式会盟之中更加顺利一些。
许多事情说了没用,但是做出来之后别人就知道啥意思了。
就跟有人在网上问:健身的意义是什么?法治社会下,难道你练一声腱子肉还能跟人打架不成?
有网友回复道:“健身不是为了打架,而是让傻逼能够跟你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就跟一般人平时可能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是在进入那种装潢高档的场所后不自觉地就会变得斯文有素质起来。
这就是环境对人心理上的影响力。
在参观完军营,检阅完军队之后,沈墨还让人将史密斯等一百多名英军俘虏带了上来,让他们在这些苏族部落酋长们面前亮个相,既能证明自己之前对英国人的战绩不是吹牛逼,也是为了让他们见证一下将来自己赎回黑山部落一事。
一向将被俘虏的原住民当做猪狗一般肆意凌虐的史密斯和他的那些手下们看到一群头戴羽毛的原住民们像是看待猴子一样对自己一干人等指指点点,破口大骂,心中也觉得非常的屈辱。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心中愤怒的同时表情管理就有点失控了,下意识地看向沈墨的眼神就带上了怨恨之气。
沈墨对于别人不友善的眼神可是非常敏感的,当即冷冷地看了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