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公回了坤宁宫的时候,景帝正与皇后娘娘下棋:“回来了,告诉长安了吗?”
魏公公神色不变:“回皇上的话,奴才都和殿下说了,殿下高兴地不得了,您瞅瞅,到底是您的孩子,殿下当真是仁爱,看奴才追得辛苦,还帮老奴整了整冠呢。”
一边说一边示意帝后来瞧。
景帝棋也不下了,扭过头来盯着魏公公看:“哦,长安给你整冠了,这孩子,哼,还没瞅着给她老子整整冠呢。”
语气酸酸的,这是醋上了。
皇后娘娘可不惯着他:“你这话说的,孩子出宫给你带回来的那些新鲜物事你是白收了,无缘无故地叨上孩子的礼了。”
示意一旁战战兢兢跪着的魏公公不必如此:
“您老自先帝的时候就跟着陛下了,按照寻常百姓家里也是个老人儿了,长安尊敬你是应该的,万不必为此战战兢兢。”
说是这么说,元瑾却发现那天之后自己阿爹阿娘就和转性了似的,一会说自己肩膀痛了,一会又说自己腰酸了,还非说身边奴才劲大,一边说一边眼瞅着元瑾。
没法子,元瑾虽然抱着个蛋,也只能亲自上手,服侍父母;而且还让心怀醋意的爹娘忽悠着给他俩一人带了一次冠。
问魏公公,魏公公只会笑,最后元瑾也就不想探究原因了。
这辈子就这么对爹娘,能怎么办?当然是宠着了。
其实也不怪魏公公回去就把这事儿交代了,他身为皇上身边大总管,最是知道皇上身后的力量,纵使他不坦白,晚上那小情报也得到皇上手里。
到时候是褒是贬就未可知了,倒不如自己先发制人,给皇上留下个“孩子孝顺,自己是沾了皇上的光才能让殿下屈尊。”
别小看这种浅谈印象,万事都是凭借一点点的累积才能做成的,万一自己回去不提这事儿,自己一个小小的太监就敢让公主理正头冠,这话好说不好听啊。
未免让皇上觉得轻狂,即使只是万中之一的机率,魏公公也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去赌。
而且有意无意的魏公公说了个“仁爱”,这个词儿可不是谁都能生受的,古往今来,只有形容皇上或者太子的时候,才会恭维其有“仁爱之心”。
偏偏他说了,帝后都没反驳,魏公公心里就有有所计较了。
-------------------------------------
元瑾高兴地抱着狗和蛋回了未央宫,兴致勃勃地拿出《说文解字》、《孟子》、《论语》······
就想给自己的狗子起个好名字,书刚拿出来,元瑾又招呼跟着自己一起忙叨的秋池、巴山:“秋池,一会子你给狗子搭个窝,暂且放到我殿里,等它大一些了,再在院子里给它盖房子。”
“巴山,你给它备一些煮熟的肉食,再加上一些常用的青菜,不要放太多盐。”
秋池和巴山岁数也不算大,正是对这种毛茸茸没有抵抗力的时候,想要去摸,狗子却不给面子,冲她俩呲牙,很凶的样子。
听着主子吩咐她俩做事儿,兴高采烈地应了。
“可不是巧了,殿下的内库里有不少平素绢,因放的过久失了颜色,给这狗狗做些垫子倒是正好。”
秋池又看了一眼元瑾怀里的蛋:“也刚好给这小鸟也做个窝,让它俩一人一个。”
秋池甚至都想好要用什么花样子了,语罢人就走了,当真是风风火火。
巴山心有不甘,趁着元瑾安抚狗狗,出其不意地跟着撸了一把,狗子冲她呲牙,她却心满意足了。
“奴婢听说这类小狗最好磨牙,咬东西,御膳房里的林师傅祖辈就是养狗的,奴婢这就去探听探听,保证把主子的狗养的肥肥壮壮的。”
巴山冲着气哼哼的狗子做鬼脸,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跑了出去。
元瑾把狗子举了起来,看了看离自己而去的两个大宫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犬颜祸水’?”
元瑾可以预见到有了怀里这两只,未央宫以后指定更热闹。
转悠了一晚上,早起的时候元瑾照常完成系统的签到。
在翻了好几部大部头书籍之后,元瑾定下了狗和雕的名字。
狗狗全身黝黑,额间云状白毛条纹,就叫你银宝了,银宝银宝,银元宝,多值钱啊。
至于雕还没孵出来,不过它大哥都叫银宝了,它就叫金宝吧,正好还是金雕,多合适啊。
金宝银宝,招财进宝,吉利。
元瑾握住狗子的右前爪:“银宝,请多指教哦。”
狗子,也就是银宝歪着个小脑袋:“呜-汪-。”
请多指教,小肥仔。
驴唇不对马嘴的一人一犬好在是达成了一致。
元瑾抱着金宝银宝,走向案桌,上面放着一个信封——是魏路昨晚上匆匆送回来的。
这孩子,都赶上治水的大禹了,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这是。
元瑾一边吐槽,一边打开信封,露出了其中的小纸条。
纸条上的字体很“板正”,很像元瑾上辈子的印刷体,美观性不必提,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无法从笔迹上认出人来。
当然,元瑾就是这么一想,并不是真的想探究写纸条的是谁,很快略过了这个念头。
银宝好奇地也想去抓眼前飘来飘去的纸条,爪子伸出来,元瑾就耐心地帮它放回去。
伸出来,放回去。
来回几次,银宝就不想和这个小气的胖仔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干脆自己翻了一个身,刚好卧住未破壳的金宝,研究蛋去了。
狗子老实了,元瑾也能专心看拿出来的字条了。上面只写了几句话:
“江良平,寒门农家子弟,现住盛京安善寺旁宝桐山上。”
“安善寺?宝桐山。”元瑾念叨着这两个地方,捏着银宝的小脚垫,眼睛越来越亮。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秋池,秋池,给我准备衣裳,我们出宫。”元瑾从桌子后边走了出来。
秋池拿着已经初见雏形的狗垫子匆匆而来:“主子,这就来。”
一阵人仰马翻的收拾后,元瑾带着自己重新组建的四百侍卫出了宫门。
喜欢明熙女帝请大家收藏:(m.24vipshu.net)明熙女帝vip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